不是已经打探的清楚了么,满城官兵又有几个不该死?嗯?”
“你怎么迂腐到这个地步?”
徐达叩头不止,大汗淋漓道:“微臣知罪!”
杨易知道徐达性仁厚,也不多加斥责,道:“吩咐下去,全数砍了!”
“日后攻城,投降者审,不降者杀!”
徐达道:“是!”
躬身后退,不敢再行多说。
当日盛京上万官员兵丁尽数被砍,头颅在八门门口摆成京观,以供后来者警醒。
杀人之后,杨易命人立碑纪事,将此事记录刻在石碑之上,为何会杀人,杀的是什么人,杀了多少人,杀人的命令是谁下达的,这些都一一刻录在了巨大的石碑之上。
赵敏、杨晖等人都大为不解,不知杨易为何要立下这么一面石碑。
当问及杨易之时,杨易道:“这是证据!免得以后有不孝子孙为满清翻案,伏地做狗!”
赵敏奇道:“汉人后代为满清翻案?这怎么可能?”
杨易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谁知道后人以后争不争气?立下石碑做为证据,只要不被损坏,应该不会被篡改事实。”
在杨易的前世,曾有人不少所谓的专家教授登台演讲为满清翻案,最为有名的乃是一个姓阎的家伙,满天下讲满清统治的好处。
说清军入关为民族融合做出来巨大的贡献,说剃发易服是文化交流。
说文字狱有利于社会稳定。这一切都是进步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
说康熙远远超过汉武帝与唐太宗,说满清进关最大的贡献就是少杀戮!
虽然此人最后以六七十岁高龄,在售书签字之时被人当众掌掴丢尽了脸面,但以他这副嘴脸,其实杀了都不为过。
有鉴于此,杨易必须将杀盛京清军之事做成铁案,传于后世。
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