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而且大雨后对虾容易死,咱们得提前准备准备。”
靠海吃海,除了出海捕捞,海边渔家还会搞一些海产养殖。
内地乡村的集体财富是土地,渔家的集体财富是一些养殖池。
龙头村的养殖池一直养着一些鱼虾蟹,数量不多,可好歹也能给村里创收,特别是封海禁捕期间,它们出产的新鲜水产支撑了村子摊位的生意。
敖沐阳对海水产养殖不是很在行,他父母没有搞过养殖,他自己虽然搞了养殖,可主要靠的是金滴,有什么具体的问题也是敖志兵老爷子这个老养殖行家来处理。
还没有离开村子的李继教授听了两人的对话后问道:“你们村里养了对虾吗?那可得赶紧忙活,每年多雨季节特别是暴雨过后,这对虾可容易发病了,甚至会搞出疫病蔓延灭族的事。”
敖沐阳一呆:“怎么会这样?”
李继问道:“你们在海边养殖对虾,是用养虾池吧?不是用笼子扔在海里养的,对不对?”
“对。”
“那你想想暴雨注入养殖池里,池塘pH值肯定会下降,这样盐度降低,还有温度变化,很容易引起对虾出现应激现象,导致它们死亡。”
“还有,暴雨冲刷养殖池,会把附在池塘堤基上的细菌随雨水进入虾池,这些细菌碰上合适的位置,就会大量繁殖迅速感染对虾。”
“更麻烦的是下完雨之后,每当暴雨过后,养殖池水质大为改变,这样纤毛虫会迅速繁殖,进而感染对虾。纤毛虫本身治病能力不强,可它可能诱发其他细菌病和病毒病……”
讲解到这里,他两手一拍道:“剩下的我不用多说了对不对?”
敖千文钦佩的点头:“对对对,教授就是教授,李教授说的这些完全对。”
有专家在这里,敖沐阳心里踏实,他问道:“那李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