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天,都没有结果。
二皇子和三皇子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因为主持立储一事的是郑太后,整个大周,只有她最合适。
郑贵妃是她娘家侄女,二皇子也算是郑家人了,太后不向着二皇子,难道要向着三皇子吗?
只是郑太后身子骨差,沉浸在皇上过世的悲伤中,哪怕坐在那里,也心不在焉。
有时候议论着,就会发现郑太后晕了过去。
这不,又急急忙被送回永宁宫了。
太医帮着把脉,等太医全部退出去了。
郑太后的心腹嬷嬷道,“太后,朝堂上主张立三皇子为新帝的大臣越来越多了,太后要当机立断才是啊。”
郑太后脸色苍白,靠在松鹤延年的大迎枕上,有气无力道,“你当哀家愿意拖着吗,哀家一时大意,让皇后拉拢了禁卫军,哀家要是立二皇子为帝,只怕后宫会掀起腥风血雨来。”
到时候出事的可就不止二皇子了,还有郑家。
她想立二皇子为皇帝,她无所谓了,她是太后,该享受的荣华富贵,谁也不敢少了,可是郑家呢?
要是让三皇子登基,郑家的荣华不复存在,只怕还有灭门之祸。
郑太后被逼的左右为难。
相比郑太后的愁云惨淡,皇后倒是气定神闲。
因为皇上过世,她穿戴素朴了些,但是精神很好。
虽然她丧夫了,可后宫妃嫔,对皇上有几个是真感情,对皇上殷勤不过是想更好的谋权夺利罢了,更何况,三皇子谋逆,皇后能不知道?
以前皇上是后宫所有人的,等三皇子登基,她可就是太后了,整个后宫,她最大。
三皇子坐在下首,望着皇后道,“母后,你不是一直急着我立太子一事吗,怎么这会儿反倒不急了?”
皇后端茶轻笑,道,“以前太子之位是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