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收到了苏澈的信函,附带着北周皇子命信使送到的议和信函,皇帝看罢后,召集群臣共议此事。
历朝历代,都不乏有激进派,南齐朝内也有,觉得苏大将军、苏小姐、叶世子三人连夺数城,势如破竹,北周已经无将可调遣,正应该继续攻打到北周皇城下,让北周皇帝臣服南齐,将北周国土一并收了才是,不该在如此士气高涨有战斗力之时,答应北周议和,错过大好时机。
王大学士和孙丞相还未开口,许云初清淡地说,“我南齐一直以来没有兴兵的准备,如今苏大将军在西境兴兵,一举夺了北周数城,也是因为北周欺人太甚,我筹备粮草数日,清点之下,也只够我军半年之需。北周若是倾国力抵抗,殊死抵挡,战争不会只打半年,说不定打几年。届时,我们拿什么打北周?这位大人,你供应粮草军饷吗?”
那人一噎,顿时没了话反驳。
王大学士赞同许云初的话,“小国舅言之有理,臣也主张答应北周议和。”
孙丞相也出列附议。
二人一附议,文武百官琢磨之下,也觉得议和比较有利,真要打个三年五载,别说百姓们受不了,他们跟着节衣缩食也会受不了。也陆续出列跟着附议。
皇帝见再无人反对,当即拍板,同意北周议和之事。
早朝上,自始至终无人提燕北、西境、江南三地被涂害后续待恢复也是不能再继续攻打北周的原因之一,更无人提东境的湘郡王暗中筹谋所谋乃大的不臣之心也是原因之二,议和之事就以许云初拿粮草军饷作伐,敲定了下来。
同意答应议和后,便是择人选与北周谈判,既然北周主动求和,自然要割地赔款。
北周派往议和的人是北周涉政多年颇具威望深得北周皇帝敬爱的长公主和北周的丞相,南齐谈议和的人身份也不该比这二人低了。
王禄出列提议道,“如今从朝中调派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