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机组的数量也多,总之不会很快就是了。再有就是反射镜的安装需要转业人员,管道安装也非常耗时。另外蓄能装置也属于高科技技术。工程周期应当不会少。再有就是风电蓄能如果用蓄电池成本太高。如果使用熔盐蓄能,能量利用率又比较低,我现在在考虑风电要不要建蓄能系统。”
“那基地本身应该就要用不少的电吧。白天多余风电自己用不掉?”
“又不是装几个机组就算了,再多的的温棚也不可能消耗多余的电力?”
经过几个月的现场测定,那片土地的风能确实很强,可开发的风能蕴藏量也很大。唐浩泽确实打算大量的温棚,温棚肯定也需要耗能达。只不过那些玻璃温棚实际上用不了多少的电力。
他现在更倾向于不为风电提供蓄能系统。虽然有蓄能系统可以提高产能,但蓄能系统大的成本也非常很高。
但如果不建风电蓄能系统,之后他就可能尽量不再在那片土地建更多的风电机组。不然风电机组白天生产的电力有可能大部分浪费掉。
如果能找成本更低的蓄电系统,他倒也愿意建蓄电系统。
只是现在最好的蓄电系统就是蓄电池。而蓄电池的成本太高,寿命不长。
宁翔鹄似乎对他在柴达木盆地的计划相当感兴趣:“听说你还打算在那里建一个大棚式农场?打算用来种菜?”
“种菜的话各种成本太高。销售方面不好处理。我打算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品种。比如中草药之类。”
“藏药现在确实比较吃香。”宁翔鹄一听,就笑着说。“或许你还可以在那里建一个药厂。”那是国家扶持的项目。
“建一个药厂不难。难的是找不到工人。”唐浩泽摇头说。“就算要建,也要在城市里建。”
宁翔鹄点了点头说:“确实。”
唐浩泽问他:“你们的电动力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