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祖师他是非常人,自然也有非凡的想法。不过你说的也是,若是他当年把《九yin真经》传了下来,那我们全真教现在可不知又会强成什么样儿了!”
李莫愁嘲讽笑道:“你们这些人,就是自诩什么侠义正派,专爱做舍己利人的事,去博江湖上的名声,要江湖上的人都称赞你们。其实那名声又能价值几何,值当为了名声付出那许多吗?”
尹治平不在意地笑笑,也没有反驳。其实一个人若有了本事,成功之后,自然地就会去追求名声,这便是所谓的功成名就。就像他前世那个时代,为什么许多富豪有了钱之后会去做慈善事业,不是他们真的心善,关心世间疾苦,更多地就是为了求一个“慈善家”的好名声。不止他那个时代,在这古代也是一样,许多大富商大地主不时的修桥铺路,遇灾时赈济施粥,也不过就是为了求一个让人们交口称赞的“大善人”的名头罢了。
传统的儒家文化更让深受影响之人热衷于求名,凡是有条件的,都会去求一个好名声。在江湖去求侠名,在文坛去求文名,在朝堂去求清名忠名,当地位显赫之时,又去求青史留名。
文天祥有句诗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表达了甘愿一死,亦要青史留名。当然,这并非是贬义。而是千百年来的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潜移默化之下,对接受了这教育的人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古代男子尤其更有这种心态。因为大部分男子都是从小接受的这种教育,而女子则大部分接受的是相夫教子要一生充当男子从属位置的教育,基本上都不会产生这种想法。
眼前的李莫愁与小龙女虽然没有接受过传统女子的这种教育,但世间女子大部分如此,她们内心之中实际上也有这种潜移默化的认知。虽然并不全然认同,但总是比照女子去思考,自然也不会有男子那种想要功成名就的心态,对这种心态自然也就难以理解。
尹治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