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明白!臣会先找她到的家人,全力促成此事!”杨邠点点头,笑着给出解决方案。
王建及当年因为受李存勖的猜疑,忧愤而死。其留在世上的儿孙们,也于后唐、后晋两朝官场中没有什么太大作为。此刻大汉初立,百废待兴,正是处处都需要人手的时候。拿出几个像样的官位赏给王家,就不愁王家不感恩戴德。由此,王家的女儿们,自然也要以家族利益为重,不可能再陪着李从益那注定要死的人,去做什么患难与共的傻事!
“不光是王建及一家,当初在晋唐相替中无辜枉死的一众文武,还有此番契丹之乱,死于国事的忠臣良将,你也都替朕列一个名录出来。等过几天有了空闲,该追封的,朕当不吝追封。该抚恤其家人的,朕也着有司尽力去抚恤!”刘知远向来能举一反三,接过杨邠的话头,笑着吩咐。
“臣等替那些亡故的忠臣良将,谢陛下洪恩!”话音未落,身后立刻拜倒了一大片。郭威、史弘肇,聂文进,还有若干文武,个个感动莫名。
虽然身在汉王府,他们却不是跟汴梁这边半点瓜葛都没有。毕竟刘知远曾经是石敬瑭的心腹爱将,他们也曾经在后晋的旗帜下为国征战。袍泽、故旧、亲戚、同学,遍布朝堂和地方。
后晋亡于契丹,他们在后晋做官的亲朋好友,大多数都未能幸免于难。若是凭着各自力气去周济,庇护,提携,恐怕这辈子也忙不过来。而大汉天子刘知远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他们的私事变成了国事。非但让死者的后人有了活路,死者自己,也能获得一定的身后哀荣。
当然,一条政令具体执行时,还会有许多上不了台面的猫腻。谁的子侄能多得一些照顾,谁的身后追封能更加显赫,都少不得要私下里进行运作。但是,有了刘知远的“金口玉言”,就等同于对所有人的身后事都定下了处理基调。差别只是多寡问题,远好过群臣毫无方向的自己去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