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村子的村长给他下跪,张大栓立刻受宠若惊,赶紧过来笑眯眯搀扶他。
“哎呀海亮,来了就算,来了就算,地上脏,快起来,快起来!”张大栓乐呵呵将王海亮搀扶起来,赶紧拿烟,敬酒。
山村里就这样,年初一老人是不出门的,只等着小辈们过来拜年。
桌子上是好烟好酒,还有喜糖,瓜子,屋子里也打扫的一尘不染。
外面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全村的群众都放假了,换上了新衣服,迎接再一个丰收年。
海亮靠近了张大栓的土炕,一下子握住了大栓婶的手:“婶子,你身子骨还好吧?”
大栓婶赶紧说:“好,好,海亮啊,真是个好孩子,那么忙还来看婶子。”
大栓婶对王海亮是不感冒的,还是因为儿子二狗。张二狗跟王海亮不对付,大栓婶也看王海亮不顺眼。
可眼看就要成亲家了,所有的恩怨都将冰释前嫌,她也希望孙女有个好归宿。
张大栓赶紧端起酒杯:“海亮,过来尝尝,叔亲手酿的酒,好喝着呢。比买的酒要好,纯粮食的。”
王海亮盛情难却,赶紧端起来一饮而尽。说:“真的是好酒。大栓叔的手艺不减当年啊。”
张大栓欲言又止,抽抽搐搐道:“海亮,你看天昊不小了,小珍死去三年了吧?”
“三年零四个月了。”
“恩,天天也跟了天昊三年零四个月,俩孩子都同住了那么久,是不是该考虑给他们办喜事?”
这件事是不言而喻的,婚礼是王天昊跟天天感情发展的必然,也是水到渠成。这个时候,王天昊早已接受了天天,两个人好得跟用蜂蜜粘一块差不多。
他们欠缺的,就是一个形式。
王海亮想了想说:“行,按您老说的办,给他们定个日子,把事儿给办了。只有领证了,才能上路驾驶,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