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的自动机器人(并非人形,而是各种带有机械手的小型车)几乎比人还多。
口渴了,随身智能中心(手机进化版)会发出信号,招来机器人送来符合口味的饮料;
饿了,自然会有机器人在路边空地上变形展开,变成一幅桌椅。当然,如果是几个朋友一起,这些机器人还可以拼接起来,形成一副可供多人用餐的环境,假如需要遮蔽,甚至还有机器人能拉出幕布,形成一个大型帐篷。
甚至有人需要上厕所,也会有专用机器人变形成厕所供大家解决问题。当然,这只是临时应急措施,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愿意去正规的公共厕所解决问题。
红绿灯已经全面取消,司机这个职业只有赛车场上才有,在城市里,根本允许人类驾驶车辆。
事实上,自从覆盖整个地球的超远距离无线供电技术投入使用,电力能源就不再是各种机器人的短板,反而变成它们的优势——无限续航,只要不坏,那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说起这个覆盖地球的超远距离无线供电技术,却并非什么突破性的技术进展。
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资本阻碍技术进步的实证。
这个技术最早是在近百年前,由传奇工程师特斯拉提出的概念。
听起来很玄幻的东西,但内容并不复杂,这玩意就是通过‘大功率高频传输线共振变压器’进行无线输电而已。
原理简单的说就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发射机,使用特有的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大约8赫兹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而已。
当年由于技术条件所限,特斯拉只是从理论上验证了这种输电方式的可行性,却无法投入实际应用。
可是,这种技术在二十年前其实已经成熟了。
甚至在世界上,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