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四朝老臣多数是心中已生去意的了。
而他每每深思,若蜀中战事一败涂地,这位国朝重臣也许还能掌控朝政一段时日,但蜀中之战一旦全胜,则那位陛下恐怕就要借助开疆拓土之威,行那革故鼎新之事了,此乃大势所趋,非是一人两人所能当之,即便是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的杨相,也是不成。
既然看清了这等时局,于良信不惊反喜,也只有波涛起时,才能尘封破浪,立于潮头,以他如许年纪,若无那位赵大将军一般的际遇,又如何能青云直上,一展胸中抱负?
杨感本人惊采绝艳,少年时文名动于朝野,这书房之中的字画自然也都不是凡品,若是平日,机会难得,于良信自要观赏一番,但今日听到那位羽林将军派人入府的消息,却是无心于此了,只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有些不着边际。
正思绪连篇之际,书房之外脚步声响,有人已经恭称老爷,于良信收拾心思,赶紧站起身来,躬身迎候。
门声一响,杨感已经迈步进来,于良信行礼之余,偷眼看过去,几日不见,这位当朝首辅好似又憔悴了几分,不过精神看上去不错,脸上挂着谁也模仿不来的笑容,让人一见之下,便能生出几分亲近来,但只要再仔细一瞧,便能从中感到让人局促的威严,这样一个人,不管是年老,还是年轻,都无多大分别,,天生就仿佛比别人高出一等,让你在他面前直不起腰来。
“让诚之久等了。”简单说了一句,已经缓缓落座,让人送上果点香茶,屏退下人“看这气色,相爷可是大好了。”
杨感却是摆摆手,笑着道:“年老体衰,有什么好不好的,来,坐下说话。”
等于良信有些拘谨的坐下,杨感才又笑着道:“听说前几日,诚之与府内几位先生与人聚会论文,结果如何?可有进益?”
于良信挪了挪身子,尽量使自己轻松下来,他虽然是有大报负之人,但毕竟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