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难道又是一个功亏一篑?战事延绵对于大秦意味着什么,他是再清楚不过了,而现在,他这心里就一直在暗骂,赵石小儿,旧事在前,怎就不知谨慎提防?让刺客得了机会,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等见李玄谨那边火气发泄的差不多了,李承乾这才微微抬头,“请陛下暂熄雷霆之怒,以微臣之见,兹事体大,现下只有速派一员上将前往剑门,不然臣恐蜀中战事再有反复之忧啊陛下。”
上面的景帝李玄谨喘着粗气,一双眸子中满是厉色,直盯着李承乾半晌,这才冷笑了一声,“哦?不知李爱卿欲举荐何人领兵啊?还是说李爱卿自愿领兵军前,为朕分忧呢?”
这刻薄的话一出口,李承乾背后的冷汗立马下来了,他与赵石不睦这是朝野皆知之事,这话里的意思自是指责他幸灾乐祸,欲要前往蜀中与赵石争功了,这样的罪名和名声别说他李承乾,遍观朝野上下,可没人能担得起,即便他知道这话恐怕是陛下气急攻心的无心之言,他李承乾在陛下心目的地位就算比不得赵石,也断不会龌龊至此,但谁又说的好呢,今天是无心之言,改日说不定就能变成真的,有些事情说起来时无心,但过后再想,估计就能在心底生了根,结出果子来的。
当此之时,他可不敢有半点怠慢,双膝一软,李承乾已经跪倒在地,嘶声便道:“请陛下明鉴,臣一心为国,并无二心。大将遇刺于军中,军心必乱,而今叛乱未定,若无应对之策,恐有前功尽弃之忧,臣恳请陛下三思,速派大将前往军中坐镇,此为国事,臣以身家性命担保,断不敢存一丁半点私心,请陛下明察啊。”
“陛下,臣觉得李大人所言不差,为今之计,应速作决断。不过微臣以为,从京师到剑门千里之遥,又要推举人选,耗费时日,微臣虽是文官,不懂行伍之事,但也知道军情如火,迟则生变的道理,不若招兵部,枢密院各位大人前来,从入蜀诸将间选一人暂领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