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幄之间而能决胜千里之外的?未曾开打,先有四五分胜算,开打之后,当有七八分,再然后,因地制宜,临机决断,只有真到了追亡逐北的时候,才真正算是胜局已定,这样的过程才是取胜之道,毕竟自古以来,枯坐隆中,便能知天下三分的就一个,也大多都是神化的结果,真正的领兵大将,天时地利人和没一个不会考虑清楚的,但吃败仗的总在多数,归根到底也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其实众将心中猜测也是八九不离十,赵石这里不愿在剑门关下损伤军力,身为主帅,自然不能只看眼前,剑门关绝非决战所在,真正见分晓的地方估计便是成都城下,他这点兵,若强攻剑门,就算一战而胜,但手里的本钱拼光了,也是不败而败的结果,这非是大秦朝廷能接受得了的,更非是他自己想要的,所以这般说来,顿兵于此,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罢了。
但这些时日,赵石可没闲着,将那江善叫到军中,仔细询问,不光是剑门失守的情形,更有现如今剑门关内到底有多少人马,由谁人统带,其人来历如何,性情如何,麾下诸将出彩的有哪几个,都是谁等等等等,往往问的江善面红耳赤,额头冒汗这才作罢。
说起来,江善知道的还真不在少,剑门失守,守军主将战死,余者溃败,混乱之中,大部溃兵都逃往了成都方向,但也有少数败往利州,但可惜的是,这些人都已在围城之战中战死,竟没留下一人。
不过这些人既然来了利州城,没有不被仔细询问的道理,江善职位不低不高,详细情形他是不会与闻的,到是私下里听旁人议论居多,在只言片语之间,却也知晓不少内情。
但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都不是赵石想要的,不过江善的判断他是深以为然的,蜀军与乱匪必有勾结,但蜀军是否已在那个什么神教统领之下,这个说不好,孟氏失国,但遗泽犹在,乱匪是蜀人,剑门守军也是蜀人,勾结一下,也非是什么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