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用心为官。只要做到不亏于心,也就不用怕其他什么”
徐郎中这时却是高兴的眼眶微红,半晌才道:“谢陛下教诲,臣定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下一位该是谁了?”李玄谨兴致高昂,眼睛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对于这些平日讲究正身正己,威严持礼地大臣们能有什么尴尬的趣事却是更为地期待,如不是身为帝王,时刻都要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和君王气度,这个时候估计脸上已经乐开了花儿的,不过此时却也是在心里大赞自己英明,这个赵石果然如自己所说,很有些奇思妙想,这等有趣之事还真亏他想的出来。
既然已经有人抢先,还得了好处。众人都是官场沉浮日久之人。自然知道方才这位郎中大人算是得了大大的彩头,日后升迁已在预料之中了。心中好笑之余,却是用心思索起什么事算得上尴尬,却又能发人警醒了。
这时杨感微微躬身,清朗中带着些慵懒的声音响起,“老臣想好了一首新词,请陛下,诸位大人品评。”
景帝李玄谨虚扶了一下,喜道:“谁不知杨爱卿文章华美,浑然天成,心中更有千般锦绣,诗词冠于朝野,快快吟来,让朕听听。”
众人也都不自禁竖起了耳朵,杨感早年,文声鹊起之时,当真可谓是惊采绝艳,大秦不作第二人想的,如今为政日久,却是少有诗词传诸于外了,今日御前赋词,能与闻其间,何其幸也?
不想这时却有人笑道:“杨相且慢。”
众人看去,却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他笑着先是躬身一礼,接着才又笑道:“杨相之文名我等尽知,有杨相珠玉在前,我等岂不是都羞于献拙,未战而败了吗?”
他这话看似恭维,又合情合理,但在场诸人哪个不是精明到骨子里地人物儿,枢密院与兵部之争向来曲折琐碎,以往杨感德高望重,坐镇枢密,兵部很难争锋,但如今心新皇登基,气象不同,杨感又已年迈,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