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小王爷李全寿所说,李玄瑾确实很忙,昨日从相府回来,便马不停蹄的拜访了七位朝中大臣,还特意进宫了一次,却是招致正德皇帝一顿痛骂,不过最终还是求了一纸赦书,将工部侍郎蒋中流从天牢中弄了出来。
这些时日京中暗流涌动,人心惶惶,宫中的太监们更是老实,前些日据传宫中惩治了一些人,引子就是不说明眼人也是明白,谣言自宫中传出,不定是哪个太监嘴碎弄出来的呢,虽然朝中人人都想着能多知道一些宫里面的事情,但太监永远是朝臣提防的对象,自然是人人拍手称快的,这些日子以来,宫里面的太监也都噤若寒蝉,循规蹈矩,不敢有出丝毫的差错。
但景王进宫力劝皇上息了迁陵的念头,却遭皇上痛斥的事情还是传的朝野尽知,更何况景王亲自到大理寺天牢将工部侍郎救了出来,使传言更多了那么几分可信程度,由此不过一日,宫里又传出旨意,兵部尚书钱逸年老,不堪政务操劳,准其归乡荣养,晋宜宁侯,其长子晋封宜宁县男,由皇七子景王自小聪慧,却因无职而流于荒嬉,然其性情仁厚,才能也还堪用,特此准其暂领兵部,观其才干。
这一下这位本来在朝臣眼里无足轻重,还颇有些纨绔意思的景王殿下立即变得不一样了,简直是炙手可热的烫手。
不仅如此,在名声上也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地大转弯儿。前些时还顶着不堪造的帽子的景王如今却成了心忧国事,直言敢谏的国之栋梁,有些人在私底下甚至已经开始编排那位曾老尚书的不是了,这些都还罢了,在那位素来以中正耿介,德高望重著称的御史中丞汪大人一句,可惜。以景王之才干见识,性情之忠梗。应是到御史台任事才是,怎的去了兵部?
这些朝臣们可是不管这位汪老大人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出景王地才干见识来的,只这一语之鉴,便成就了景王在朝中地名声地位,更何况,再想的深些。这位汪老大人既然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