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下,已经答应分两成资源让他运作。同时他也正式加入继承人竞争,最后看谁能获得更多利益。
“虽然第一次只是一些清代古玩,不过有一千五百多件,也算过得去。”
吴天缘看了一遍名单,交给孙雨瑶,笑道:“这里没什么好东西,让中正上拍,尽量多拍点,佣金咱们也不要,先给小日本点甜头。”
孙雨瑶明白,现在中正成为佳德保力以后,第三大拍卖行,人脉深厚,客户资源多。就光每月大阪柳家就送来三四百件拍品,还有琉璃厂也有两百多件,藏家主动上门送拍,随便就是上千件。
“普通的拍品咱们不缺,主要是重器,还是要靠你寻宝或是征集大藏家旧藏。这次又花了三亿,估计又要去寻宝了吧?”
吴天缘嘿嘿一笑,那是自然,他早就计划好目标,美国!民国四公子,其他三个都寻宝成功,就剩下为首的张学良。
张学良早年在京津地区收藏古代书画,得到他的好友胡若愚、结拜兄弟周大文两人的指点。两人虽然在当时的收藏界名声不著,但眼光颇为精准,确实非同一般。
两人根据张学良业余喜欢明史的特点,帮他逐步确定以明清书画和明清名人墨迹为主的收藏方向。一则当时此类作品相对宋元而言价格较为适中;二则可对研究明史有所帮助,并且易于成为独具特色的系列收藏。
后来他自命斋号,定远斋,成为收藏的标志。在定远斋拍卖的近现代书画作品中,有张大千的十八件作品,虽多是友情馈赠,但皆堪称是经典之作。
二张交往颇早,且有些戏剧性。传说张大千曾以临摹的石涛画作,骗过为张学良书画收藏“掌眼”的鉴定家,从而赚得一大笔银圆,但后来两人竟因此成为了莫逆之交。
上世纪30年代,张大千在北京琉璃厂一古画铺中,见清代名画家华嵒的一幅山水真迹,心醉不已。但是标价四百大洋,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