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黄金耳 > 第185章苏福比掌门人

第185章苏福比掌门人(3 / 4)

成化斗彩鸡缸杯,2.8124亿港元,创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刘一谦,吴天缘手里也有一个。

2014年来自坂本五郎珍藏的“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大碗”,由一位亚洲藏家以总成交价1.468亿港元拍得,创宋瓷第二高拍卖成交纪录。

2013年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1.41亿港元,此件拍品被翟建民竞得,吴天缘手里也有一个。

“1999年我加入苏富比,在随后的两三年中得到拍卖行内专攻明清陶瓷鉴定交易的朱汤生赏识,由此开始才算入了门”。

仇国富回忆着,刚刚加入公司之时,公司规模比现在小很多,苏福比亚洲区的收益只佔全球市场的百分之三至四。就中国瓷器及工艺品部门而言,主要买家来自欧洲佳子国,小部分来自香港,当时的收藏趋势更偏重瓷器。不过当时的买家大多是真心热爱艺术品,不像现在多了许多炒家,市场扩阔了,市场也变了。

“我每拿到一件明清瓷器,第一步总会先看体型、釉色,第二步则会拿起瓷器来试试轻重,接?触摸器皿表面,最后细看圈足、内釉与款识。”

“比如雍正时期天蓝釉有深浅两种,深者如雨后晴空,浅者则如月白。此瓶为前者,摸它的表面可以感受到莹润坚密,观赏时又能发现色泽上的疏朗之美。”

仇国富难得见到吴天缘这样大行家,交流经验道:“遇到这样的瓶子,藏家走运,放在行内是‘开门见山’的好东西。我也经常遇到一些朋友拿他们的宝贝来给掌眼,一看就知道是仿品,但又不好驳对方的面子,只好评价说‘不太开门’。”

几个人哈哈大笑,收藏讲究家传,从小跟着仇焱之这种顶级藏家,耳濡目染下见过上千件真品,起点比一般人高的多。

“我祖父的收藏之富,可以从他为得到一件建文年款的瓷器所付出的代价上窥见一斑。“建文“为明代朱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