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钱留一部分给子孙,剩下的也捐出去,让更多想学习美术而没有条件的孩子都有机会,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
吴天缘和孙老肃然起敬,眼前这个老者的一生为美术事业奋斗,死后还要支持学生继续前行,这种精神才是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到时候可能要麻烦你喽!”宋老对着孙老托付道。
“这话说的太早!就凭您老的身体和心态,最少也能到九十九!是不是?”吴天缘为了调节气氛打趣道。
“不错,学生们还等你多收集点真迹留给他们呢!”
“我的这些基本上都是早年得到,那时候没有人认识它们,几张粮票就能换幅王原祁的画,而是今天的市场动辄就上千万,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只能看看喽!”宋老很是遗憾道。
“哎,没有办法,这就是资本社会,我的一场拍卖下来,举牌子的大多是资本家或是投资客,真正收藏的很少,所以现在一说收藏就是有钱人的玩意,时代不同了!”孙老这点最有发言权。
“不说这个,咱们是来看画,天缘,你能分辨出四王的作品吗?”宋老饶有兴趣的考吴天缘。
“我试试!”吴天缘走到第一幅画前,仔细研究着细节,还用手轻轻碰触一下纸张,不一会回头道:“这应该是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他家富收藏,每遇名迹,即不惜重金搜求,他曾遍摩家藏的宋、元真迹。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经他传授画艺。他的笔法后人称其“运腕虚灵,布墨神逸,随意点刷,丘壑浑成”。
“不错!这个就是王时敏的小幅作品近山茅屋图,是老宋早年得到,他的作品存世量很少,基本都在博物馆,所以收藏四王,先要收藏到他的作品才行!”孙老点点头。
“这个应该是王鉴,字玄照,又号香庵主。王鉴出生于书香门第,为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孙。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