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二两轻。
这姑娘是万倩,她本来很娇小,而这一开始的画面只有她一个人,乡间地头,她这么一个姑娘。
没多久,这姑娘仿佛走着走着置身于高楼大厦之,整个人越发的渺小了。
乡下人进城,追梦。
只是这么个镜头,舒其跟范兵兵都心里有了如此判断,如此手段有些普通,太常见了,虽然这个拍摄出来的画面很不错,反正是……她们俩再多的也不懂,觉得不错便是了。
而王晓帅则是看到了另外的东西,他看到的是构图。
这个构图很好,特别是人物一出来的时候,有一个大片的留白,这个构图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陈凯哥。
现在有无数的影迷在骂陈凯哥,但实际,陈凯哥在导戏方面是很有功力的,特别是早期的一些作品,他的画面总给人一种诗意的美,这种美怎么体现?
是让人物在画面占的例小一些,留出极大的白来,由景物来填充,其的代表是《黄土地》,《边走边唱》。
王晓帅是个专业的导演,他对于这些还是看的懂的,虽然他很唾弃这种构图,他更喜欢用如旁观者一样的镜头,不花俏,好像纪实一般。而且,陈凯哥在讲故事方面也真的是够烂的,这一点,他王晓帅有骄傲的理由。
至少在第六代导演,王晓帅是少数能把故事讲明白的,像老贾贾张柯,他王晓帅更看不了,那拍的叫什么玩意?
全是碎片。
那么,眼前的这个《我》用了类似于陈凯哥的镜头表达方式,她讲故事的能力又怎么样呢?
王晓帅突然想到,好像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以及男主角都是白实秋。
他想要干什么?
此时,大银幕的小姑娘在继续着自己的故事。
“我叫万晓倩。”
“怎么起这么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