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没说完,但意思却很明白。
苏军的优势是在夜里作战,因为这样可以弱化德军的制空权和坦克苏军多的优势。
如果夜里都无法将德军击退,那么德军在白天不管是前进五百米、两百米还是五十米,斯大林格勒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崔可夫回答:“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一种能够在白天与德国人作战的方法!”
崔可夫的思路是正确的,如果在夜里无法击退德军的话,那么要能在白天将德国人挡住。
但这似乎有些天方夜谈了,原因所有人都知道……德国人拥有战机和坦克,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将楼房一幢一幢的往前轰,把战线一米一米的往前推。
克雷洛夫与其它苏军军官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寻找白天的作战方法,还不如寻找夜晚的进攻方法,毕竟夜晚彼此间的差距还没那么大。
但崔可夫却不这么认为,他第二天走出做为指挥部的地下掩体观察德军的攻势。
此时的秦川等人正在朝苏控区展开进攻。
“格子战术”不仅方便了德军的防御同时还有利于德军进攻,因为这样分区之后会让各部队都知道哪些是自己进攻的范围,甚至对炮兵乃至空军的协同都是有利的。
如秦川等人要进攻的是十五区,一营在推进时遭到一队苏军顽强的抵抗,一营的坦克几次去都不知道被藏在哪里的反坦克炮击毁……反坦克炮炮身低矮,隐蔽在废墟或是建筑里很难被发现。
后来打得没办法了,秦川对炮兵联络员喊道:“我们需要炮火支援!”
炮兵联络员用步话机联系后方的炮兵单位,连续喊了几声:“炮击第15方格第三区!”
为了让炮兵更准确的轰炸,他们还把每一个格分成了几个区。
炮兵手里也有同样的一张分区图,于是马知道要炮击的位置……这如果没有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