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脱毛项目给传了过去。
......
其实,大正药厂,哦不,现在新成立了一个大正科研所,在网上发出科研项目征集通知有两天了,但邮箱里收到的申请报告却寥寥无几。
具体负责这事儿的瞿大正自然很尴尬。
幸而陈可青这边想了个办法,跟郭鑫鑫联系后,立刻就以消息推送的形式把这个征集通知给发了出去。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收到这条,凡是在个人信息登记的时候选择了医药行业的,会收到。正如程国栋、毛瑞成等人。
于是,前后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群发消息后不到两个小时,接收申请报告的邮箱开始爆炸,一个小时内收到了两百多封邮件,并一直保持这样的频率。以至于负责收件的文书另存的速度都超不过邮箱爆满的速度。
三天的申报日期过后,瞿大正数了一下申报的材料,一共是5411份。之后,虽然已经过了截止日期,但还是不停的有邮件进来。
为了保质保量,虽然这些邮件是过期申报,文书还是一一给它们另存建档,作为备选。
而五千多份在规定时间里,自然不可能每一份都仔细看过去,那就是派上十个专家日以继夜也不可能。
所以,题目起的好不好就很重要。
当然,也看提供的内容翔实不翔实。若是草草几千字,自然是不可能有深入研究的诚意的。
于是梳理的过程主要参考两个因素,一个是标题,一个是长短。
申报材料字数少于五千字的,在第一轮就淘汰。这一下就少了一千多份。题目一看就是无聊无趣没有科研价值的,在第二轮淘汰。
“啧啧,学医的研究什么脱毛技术。”瞿大正扫了一眼新翻开的申报表,直接把这一份打入了第二轮淘汰的范畴。
瞿大正的性格也有些学究,或者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