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抗曹最大的问题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曹操奉旨征讨,而他们却抵抗朝廷大军,说得严重一点,他们就是造反叛逆,如果有刘备的衣带诏,他们就是清君侧,救汉帝,意义完全不同了。
诸葛亮见孙权已被说动,他又接着道:“三方抗曹,必有一头,刘皇叔愿奉吴侯为首,协助吴侯讨伐汉贼!”
这也是诸葛亮的杀手锏,他知道孙权和刘璟在暗争抗曹领袖之位,这对战后的利益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他先表态,支持孙权为三方抗曹领袖。
孙权终于被说服了,他点点头又问道:“不知皇叔会以什么方式参与抗曹?”
诸葛亮大喜,孙权终于松口了,他连忙道:“我们有两个方案,一是派军队跟随江东军,其次是我们在西线作战,攻打江陵,断曹操江陵后路,两个方案由吴侯决定。”
孙权想了想便笑道:“让我再考虑考虑,先不急决定,总之,我支持皇叔的抗曹立场。”
诸葛亮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他便不久留了,起身告辞,孙权亲自送诸葛亮出去,给鲁肃施了一个眼色,鲁肃会意,吴侯是要自己留下来。
鲁肃将诸葛亮送出大门,又匆匆赶回来,只见孙权站在窗前沉思不语,鲁肃不敢打扰主公思路,便静立一旁。
过了良久,孙权问道:“子敬可知道刘备为何一定要参与抗曹大计吗?”
“他是皇叔,又奉衣带之诏,在这个时候,他若龟缩在武陵不出,会被天下人非议,他承担不起这种重责。”
“你真这样想?”孙权回头似笑非笑地看着鲁肃。
鲁肃点点头,“微臣确实是这样认为,诸葛亮也承认了微臣的想法正确。”
孙权摇了摇头,“那是子敬太忠厚了,看不懂诸葛亮的心计。”
鲁肃连忙躬身道:“微臣不知,请吴侯明示。”
孙权叹了口气,“坐下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