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谐,我尽量让一些权力给他,但我相信他还不敢出卖将军。”
张铉默默点头,自己毕竟离开北海郡快一年,能不能回来还是未知之事,物是人非,当然不可能还和自己在北海郡时一样,官员们有想法是很正常之事,不过韦云起对自己依旧忠心耿耿,令张铉心中十分感动。
...
次日一早,张铉离开益都县前往寿光船场,他乘坐一艘五百石的客船沿着巨洋河缓缓北行,只见两岸河畔种满了野豌豆,一眼望不见边际,春暖花开,格外的绚丽多彩。
一群群牛羊在河边悠闲地啃食牧草,不仅是巨洋水,白狼水、淄水和济水也大量种植,短短两年时间,野豌豆便在北海郡大规模出现,产生了很高的效益,北海郡的畜牧业开始发展起来。
“夫郎,我们还要回北海郡吗?”武娘在一旁问道。
张铉点点头,“这是我们的根基,我们一定还会回来,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在距离巨洋河入海口不到十里的平原上已出现了一座大镇,叫做巨洋镇,造船场也跟着搬迁过来。
北海和东莱郡有造船传统,尤其掖县一带的造船业十分兴盛,因此,在北海郡的造船业重新开始后,船场恢复得很快,短短两年时间,船场便聚集了两千余名造船工匠,加上他们的家人,足有上万人,家人生活在巨洋镇四周,加上捕鱼、畜牧以及巨洋河口新修的仓库和码头,巨洋镇及周围村庄人口突破了三万,显得十分兴盛。
在张铉记忆中,他前年秋天来巨洋河口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可现在新的城镇修建起来,长达数里的码头正在热火朝天的建造,一座座巨大的仓库矗立在码头上,还有占地十几里的造船场。
张铉一眼便看见了停泊在码头上的两艘横洋舟,正是几个月前从长江驶来的那两艘巨船,远处还有另一艘正在建造的横洋舟,实际上是船匠在将拆除的另几艘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