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龙驾,此时已是九月底的深秋时节,今年攻打高丽无望,只能推到明年开春,杨广便决定回京,明年春天后再来涿郡。
夜幕初降,延绵二百里的船队停泊在岸边,这里是平原郡长河县境内,在巨大的龙舟附近,上万禁军戒备森严,任何人都难以靠近龙舟一里内。
杨元庆站在龙舟前的候驾区内等候召见,他望着一望无际船队,不知为什么,他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感,自从杨广决定攻打高丽后,就明显对他不信任了,有了防备之心,这让他感到索然无味,他有点不想做官了,索性回到家中等待机会,但人在官场,他又身不由已,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祖父最后几年的彷徨和无奈。
现在杨元庆最头痛的事情不是杨广对他的提防,而是他父亲杨玄感的造反压力,像一支大剑横在他头上,不知何时会掉下来,令他心中异常烦闷。
杨元庆在路上遇到了杨巍,杨巍告诉了他杨府的最新消息,他父亲杨玄感竟然用休妻的方式扑灭了杨家的内讧,又用小恩小惠笼络住了庶子,使杨家又重新团结起来。
此时杨元庆已经大概推断出杨玄感在历史上造反的时间,他只记得杨玄感是去黎阳仓督粮时造反,而现在第一次高丽战争的粮食已经全部运到辽东,也就是说,杨玄感应该是在第二次攻打高丽期间造反,那就应该是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时,而后年,也就是大业九年的可能性最大。
杨玄感的造反并不是被逼,而是他蓄谋以久,也就是说,除非杨广不发动第二次高丽战争,否则,杨玄感必定会造反,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将杨玄感的造反推迟一年或者两年?
就在杨元庆沉思之时,一名宦官从龙舟上跑下来,杨元庆抬头望去,见这名宦官有点眼熟,好像是当初去辽东封赏他那名宦官,宦官跑上前笑道:“杨御史,圣上说你一路辛苦,让你先去休息片刻,等一会儿再召你觐见。”
杨元庆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