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郡的驰道,这条宽阔平整驰道的修建,使五原郡到长安的时间缩短了整整八天。
“微臣打扰能下了!”
“没什么,朕也要接见官员,不能—直批阅奏折。”
杨广轻轻靠在御榻上,闭上眼睛,放松紧张的头脑,似乎把杨元庆忘记了,过了良久,他看了—眼杨元庆,这才歉然笑道:“朕芯记了,你求见朕有什么事吗?”
杨元庆躬身道:“微臣恳求陛下同意,允许臣辞去久官之职。”
杨元庆现在就担任两个职务,—个是东宫左右卫侍率,另—个是丈散官银青光禄大夫,散官只是—种身份,并不管事,但银青光禄大夫却是从三品的高官,当然,散官和职官的品阶并不—定对称,就算散官是—品的光禄大夫,也未必能出任相国,比如杨丽华的女婿李敏,他出任光禄大夫,但他的职官只是太常寺卿。
散官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种为官资格和资历的体现,所以杨元庆得到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这便引起了满朝大臣—片哗然,像裴矩几十年的老臣,他熬到的职官之位也不过是银青光禄大夫,而杨元庆的父亲杨玄感,出仕二十年,也只得到—个正四品的正议大夫,比自己儿子还低—级,这便引起朝官们的普遍不满,近百名朝官上书,要求圣上撤销杨元庆的散官。
像杨元庆以前封丰州总管,虽然朝中也有不少议论,但更多是惊讶,反对者却没有,因为那是军队的职务,没有涉及到朝官们的利益,而散官则不同,这涉及到朝官们的面子和尊严,所以反对者激烈。
正是朝官们的激烈反对,使杨元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尤其裴矩也劝杨元庆辞去散官,他认为圣上这样封官,对杨元庆并没有好处,反而给他树敌太多,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使他很多事做不成,—旦他稍微出点差错,就会引发满朝文武的弹劾。
杨元庆也接受裴矩的劝告,求见杨广辞去攵散官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