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直指幽州军,声音如闷雷,“幽州军,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侯莫陈乂对杨元庆道:“此人叫王拔,号称并州第一猛将,骁勇无比,喜欢单枪匹马挑战,若胜之,则率数骑陷营,勇不可挡。”
“居然叫王八!”
杨元庆冷笑一声,回头喝道:“谁去应战?”
苏烈一挥战刀,“末将愿往!”
他不等杨元庆同意,催马便向战场上疾奔而去。
杨元庆久在草原,他和突厥及铁勒人作战,从来没有这种武将单挑的模式,都是大兵团会战,但他听鱼俱罗说过,在中原作战,这种武将单挑也是存在,只是用得不多,更多是为了鼓舞士气,两军作战,士气第一。
杨元庆注视着战场,他对这种单挑模式颇有兴趣,在演义中,这种武将单挑普遍存在,几乎形成了一将败,全军败的模式,但在实际作战中,这绝不可能,顶多是士气受一点影响,更不可能主将跑出来单挑。
其实在实际兵团会战中,武将单挑也存在,那就是兵对兵、将对将的混战,而不是眼下这种兵不动,大将单挑的西方贵族模式。
当然,如果一员大将骁勇无比,那在两军混战中也将起着巨大的作用,他可以杀死对方敌将,使对方成为无将之军,从而溃败,可以所向披靡,将敌军杀得血流成河,所谓一将抵万军就是这个道理。
侯莫陈乂的话使杨元庆有一点担心苏烈,苏烈武艺虽精,但力量不足,经验也不够丰富,对面的大将既然敢单挑,他必有过人之处。
杨元庆催马至旗杆下,抽出一支箭,慢慢搭在弦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苏烈和敌将的单挑。
苏烈马速疾快,霎时间便冲到敌将王拔眼前,他也不招呼,刀光如电。以一种无以伦比的速度劈向王拔的脖颈。
王拔号称并州第一猛将,武艺超群,尽管苏烈来势凶猛,他却不慌不忙,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