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如何才能使大唐长治久安,如何才实现一个大同世,又如何把家族利益融入到这个大同世之中,这就是裴俊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家族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唐也同样重要。
答案就是两个字,平衡,君权和世家之权的平衡。走任何一个极端都不可取,当然,裴俊惫有一种强烈的私心,那就是在君王与世家地权力重组中。如何才能使裴家地利益最大化。
若全力支持张焕,裴家确实可能暂时会失去一些利益,但张焕崛起后对裴家的助益,却是一个礼部所换不来,就算他最后登不了大位。但他的实力也完全可以助自己取代崔圆。
这一刻。裴俊的目光渐渐变得缥缈起来。
如果说裴俊是一个在黑暗道途上苦苦寻找出路的旅人,那么他并不孤独。在这条家国天下之路上至少也有另一个人也在寻找同样的出路。
他就是崔圆,这位大唐的第一掌权者也面临着一个痛苦的决择,是摒弃韦家而和裴家分享礼部,还是接受韦谔地条件,以他推荐的人作为礼部左侍郎的候选者。
这无疑是个两难的抉择,与韦家合作并不意味就会一加一等于二,并不意味着崔、韦联手就能压倒裴俊,不能!反而会打破刚刚稳定地朝局平衡,河东那犬牙交错的势力分割图,荥阳、陈留那一大片归属还不明朗的地域,这些都是他崔圆需要谨慎考虑的后果。
可如果不答应韦谔的条件,那韦谔这一票又极可能会投向裴俊,以报复自己去年借回纥人之手血洗开阳郡之仇,从而使裴俊以四票对三票而赢得礼部,崔圆忽然有些后悔,自己答应卢杞为礼部尚书而换取太原是不是有些得不厂了。
崔圆背着手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他已经考虑了快半个时辰,天色已经渐渐到了黄昏,他必须要做一个决断了。
崔圆慢慢走到书案前,他提起笔想写点什么,可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