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说他一个陆上将军能指挥水师作战吗?他懂水师作战吗?这就是南宋朝廷的昏庸之处、可恨之处。
在他们看来,只要是文官。都可以指挥军队作战,甚至比那些粗鄙不堪的武将指挥得更好。因为他们读书多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能,没理由比不上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武夫。要是打了败仗当然就是手下的武将不听指挥,连累了自己;如果打了胜仗必须是自己这个主帅指挥得力。然后是官家决策英明、最后才是三军用命啥的。
去年刚接手水师的时候,就赶上了蒙古水师小规模南侵,双方在长江口打了一仗,然后赵范就发现同陆地上的蒙古兵将比,蒙古水师要弱得多,尽管他们的船只比较大,但战法生疏。最终还是被打了回去,他这个刚上任的水师主帅还获得了不少战绩。
那时候赵范觉得自己来当水师主帅这个决定真是太英明了,只要蒙古水师再来一两次,自己能守住长江口和钱塘江口不让他们进来。就是大功一件。事后再找一些关系不错的文人墨客帮自己吹嘘吹嘘,那必须是当代的岳飞啊,国之栋梁!有了这个功绩和声望,自己就能和郑清之一伙斗上一斗了,自打这位宰相带着皇帝见了那支所谓的金河湾人的船队之后,也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汤,居然开始大力整顿厢军。还弄了什么建设兵团、开办水泥厂。
这就太不应该了!建设兵团可以弄、厢军也可以整顿、水泥厂也可以开办,但这一切怎么可以由皇帝和宰相一手把持呢?你们把活儿都干了,要我们这帮大臣干嘛用?而且这里面的巨大利益居然也不分配分配。这还叫什么和士人共治天下?干脆叫和商人共治天下得了!
士可忍孰不可忍!郑清之和官家现在伙同在一起,还蛊惑了不少言官替他们四处吹捧。搞得朝廷里都快成一言堂了,像自己和弟弟赵葵这样忠于大宋的重臣越来越没有出彩的机会了。于是他和他弟弟就开始和朝中一些有识之士订立了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