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路啦、城池啦、河堤啦、码头等等。这些工程全部由朝廷进行公开扑买,让这个兵团去和别的商家一起竞争,谁的综合条件最好,就给谁干。朝廷拨下来的银钱就是这家兵团的营业款,他们可以从中获得利润,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不断发展壮大。但不管如何发展,他们总是属于朝廷的编制,虽然不是打仗的兵,但依旧是兵,可以叫做工程兵。假如朝廷近期没有工程可以提供给他们,他们就可以化整为零,去民间承揽各种工程,获得的收入一部分留作自用,另一部分交给朝廷。这样一来,重点工程的质量就有了保证,造价也会很清晰,不光解决了一部分厢军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少去骚扰民间,让他们能专心于自己的生活。”洪涛提出的第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建立类似于后世的建设兵团,把多余的军队转化成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半军事化专业团队,用自身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进入市场竞争,不仅可以解决多余军队的问题,还能减轻国家财政支出,甚至会创造一些利润。
“善!这个办法大善!自给自足!”理宗皇帝听高兴了,因为洪涛说出的这个办法很容易实现,还不会遭到太多阻力。因为军队的模式、管理并没改变,只是把功能变了变,就能产生出不同的效果,想一想就比较客观现实。最主要的是这些裁撤下来的厢兵有了收入,失去了武器和粮草,根本不用太担心他们会作乱,这就让理宗皇帝放下多一半的心。皇帝最怕啥?不就是人民起义嘛!
“这只是一部分,公司不能容纳所有需要改变的厢军,朝廷还可以建立一些由朝廷控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的大型作坊,比如说生产水泥、生产火药、生产出口商品的大作坊。然后尽可能多的雇佣厢军士兵来当作坊里的普通工人。这些产业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只需要少数工匠坐镇即可。而且出来的产品都是朝廷急需的,比如说水泥,就可以由朝廷统一回购,然后交给建设兵团用于加固防线上的城池。这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