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至少到目前为止,以现有的人类智慧和科技,尚未发展到这种纯属幻想的成就。
以后的日子里,他不断地为这问题所困扰。
在理论上,摄影的原理,是利用装有双凸透镜的镜头,将影像摄入,使底片受到感光。再以药水处理,冲洗;曝晒等过程,印于照相纸上即成照片。
换句话说,景象已成过去,即无法再摄取到。
希伯德便决心要突破这种时空的障碍,把已经消失的景象“追回”。
因为他认为照相、摄影或录影,共同之点就是把镜头前的景象摄取到,事后景象虽已消失,成为过去,但冲印出的照片,影片或录影带,仍可使当时的景象重显。
而他更相信,既已出现过的景象,虽因时空转移而不复见。但是,不可否认的,这种景象必然曾经存在于当时的时空。
如果他能突破旧有的时空观念,而他的“追忆”观念能成立,也就是说,以超高度的科技,发明一种“追忆摄影机”,那么所有事过境迁的景象,都会重视于人们的眼前。
如此一来,不但那日酒会的热闹场面,可以“凭空”重新拍摄。很多现场没有目击者,或是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的重大犯罪悬案,也可因此而侦破,甚至可以揭开历史上的隐密。
爱迪生的所有发明,以及飞机、核子弹,人类登陆月球,开始不都是近乎幻想,即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终使理想成为事实的吗?
希伯德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决心要完成此一心愿。于是凭自己所学,再大量购买有关的参考书,更利用工厂现成的设备,投入全付精神和时间。
由于全心全意放在研究上,不免对本身职务有所疏怠,终至受到公司方面责难。
希伯德一气之下,索性辞去工程师的工作,回到巴塞尔,在乡间租了个工作室,专心研究他的“追忆摄影机”。
他已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