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是这样的。我删去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将“名人录”中所载,林伯骏的小传,抄在下面。因为在整个故事之中,林伯骏这个人,所占的地位,相当重要。
林伯骏的小传如下:“林伯骏,一九四○年生于中国江苏省句容县,自幼丧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其太夫人携带来汶莱。林君勤恳好学,自修不辍,初在林场中担任小工,由于勤奋向上,开始经营林场之后,业务日见发展,到七十年代初,已拥有林场多处,并在世界纸业危机之际,眼光独到,设立大规模纸浆厂,供应各地造纸厂原料,业务开展蓬勃,为汶莱地区华侨首领,热心公益,乐善好施,人皆称颂。”
我一查到林伯骏的小传,立时叫白素来看:“看,他是汶莱的纸业钜子!”
白素看了看这本名人录出版的日期,那是一年前出版的。白素皱着眉:“奇怪,当年,他没有那么多黄金来换这块木炭,如今看来,他应该巳经有能力了,为什么他不主动去找四婶?”我摊了摊手:“不知道,或许另有原因。我们已经找到了这个人,这个人对这块木炭有兴趣,这一点十分重要!”
白素笑起来:“那你想怎样?到汶莱去,同他兜售这块木炭?”想到做上门兜售的买卖,我不免觉得有点尴尬,但是这块木炭,当年林伯骏为什么想得到它呢?还有种种许多疑问,似乎全要落在他身上求解答,看来,非去见他一次不可。
在我犹豫期间,白素道:“或者,我们先打一封电报给他,看看他有什么反应?”我点头道:“也好!反正我不善于做买卖,上门兜售,相当尴尬!”
我一面说,一面已摊开了纸,根据“名人录”上,林伯骏办事处的地址,写了一封简短的电报。电报很简单,只是说,若干年前,他有兴趣的一块木炭,因为价格太高,他未能到手,如今这块木炭在我的手中,如果他有兴趣,请和我联络。
电报拟好了之后,当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