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忘死。上阵厮杀,乃为立以功名,衣锦还乡,绝无一人甘愿枉死!”
“朕乃一国之君,若身在军中,诸军皆以为此战必胜,自会奋勇作战,倘若朕有怯心,早早撤去,诸军定然士气尽泄。但见战况不妙,各为私念,保存已身。纷纷逃去!”
“如此一来,此战必败无疑,朕起伐吴大业,耗费国力,兵士死伤无数,若败退而归,前功尽废,大魏至此必将一蹶不振,如此这般又如何抵挡正如日中天的北晋?”
司马懿听得脸色连变。拜而答道:“陛下高瞻远瞩,臣不及也。臣愿与陛下共生死!”
曹操听了,却是淡淡一笑。与司马懿徐徐而道:“眼下朕欲与碧眼儿背水一战,计策谋略已无需矣,仲达手无缚鸡之力,留在此处不堪大用,你且领朕之命,把一众伤兵、辎重遣回始信,先保退路吧!”
司马懿闻言,心中一揪,曹操话虽如此,但看他那双散发着晶亮辉光的细目,根本无丝毫退意,恐怕曹操早有决意,要与孙权死战到底!
司马懿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再无去劝,因为他明白一旦曹操落下主意,天下之大,无人能够劝阻。
不过,也正因曹操有这般雄心壮胆,屡屡在紧要时刻,敢于与将士陷身危难,拼死决战,曹操方能成以如今大势。
司马懿带着颇为复杂的心情依令而行,次日,孙权听闻斥候来报,昨夜魏军连番分兵而出,押辎重而走。
孙权以为曹操必然撤军,欣然大喜,遂即下令,教诸军整备,蓄势待发,但到时机,听令而动,与魏寇决一死战,吕蒙、孙韶等将纷纷慨然应诺,摩拳擦掌,战意盎然,就等厮杀。
另一边,在魏军大寨内,曹操召集一众将校于帐内,除了夏侯惇深受重伤,被曹操严令遣回始信,其余将领一一到席。
只见帐内左边依次分别是曹丕、曹彰、曹真、夏侯霸等曹氏将领,右边则是许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