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闻此,勃然色变,惊慌不已,各交州大族的族长也是深惧晋军,就在这时,诸葛亮忽遣其麾下主薄雅丹来见。
雅丹依诸葛亮的吩咐,先向诸葛恪表明利害,言北晋贼子狼子野心。对异族残暴不仁,若得之交州,交州之民。只会为奴为婢,受之奴役。
当然,诸葛恪对此却是不信,毕竟在西凉、并州两地的羌胡百姓,皆服王化,多年已未生事。
这时,雅丹告之诸葛恪,以他如此年纪,兼之又是东吴之臣。纵是愿投于北晋麾下,亦难受吕布重用。顶多便是许以一太守之职。
而此下,诸葛恪在交州尽得民望。若是登高一呼,必得拥护,割地为王,不在话下。
至于北晋初得川地不久,又要提防曹魏,必不会派重兵来取,若有万一,只要他据险而守,北晋军便难以入得交州。
诸葛恪听了甚为动心,雅丹趁热打铁,遂取出一封书信,交予诸葛恪,诸葛恪心知必是其叔父诸葛亮所写,连忙取来,拆而观之。
果然,此封书信正是诸葛亮所写,诸葛亮先是对诸葛恪的才能大赞一番,然后言明利弊,欲要与诸葛恪为盟,共抗北晋。
待击退北晋后,便联合共取吴南之地,共举大业,诸葛恪看罢,先教雅丹离开,思索一夜后,最终答应了与蜀汉为盟。
雅丹见诸葛恪答应,遂又取出一封文书,交予诸葛恪,信中言,临贺城固若金汤,北晋军一时半刻难以攻克,教诸葛恪可速征兵马,望临贺赶援,以为外援,即时内外呼应,要击退北晋贼子,自然不在话下。
诸葛恪觉得诸葛亮所言是理,当即依从,在与交州各大族商议后,交州异族纷纷应和,各从其族征召壮丁。
于此,诸葛恪得之万余兵马,虽都是乌合之众,但聊胜于无,形势危急,诸葛恪也不怠慢,速引军来临贺赶援,却不知尚在途中之时,临贺已然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