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本尊分身 > 第三章 皇上上皇

第三章 皇上上皇(7 / 17)

朕会考虑考虑。”

童贯知赵佶早心动,却也不愿强逼,道:“皇上三思!”即已告退,一切等候消息。

赵佶则寻往内宫,询问郑皇后、乔贵妃、韦贤妃等人意见,皆换来一阵谏言,毕竟此举兹事体大,妃子亦以列祖列宗陵寝皆在此为由,岂可任意弃之,纵使不得已得南幸,亦该派兵留守,以确保一切无虞,否则将做千古罪人,受人指责。

赵佶直表示并非弃都而逃,乃勤王之师行动太慢,得亲自前去引领,以便急速返回抗金,嫔妃们终谅解。

然赵佶并未及时宣布,毕竟神明旨意并未下达,且百万大军并未正式交锋,他总仍怀着几许希望。

然战况却履传败战。敌军简直锐不可挡,所向披靡。

短短数天之内,金东西双路军,势如破竹,攻下岚川、忻州,又围中山府,并攻河间府,完颜宗翰、宗望双方简直在较劲,一味强掠、猛攻,宋军几难招架,兵败如山倒,死伤惨重。

赵佶听得败战消息不断传来,州城都郡不断被金军攻破,宋军简直招架乏力,民心登又沸腾,直指朝廷无能,罢官罢相之说甚嚣尘上,就连另立新君口号亦起。

赵佶知事情严重性,终于腊月二十一日宣召以皇太子赵桓为开封牧,次日皇太子入朝,徽宗赐予排方玉带,此玉带非臣下所能佩扎,此举已暗示禅位以及南幸之意,然他自信赵桓无此胆子敢自行篡位,自己仍能掌权,一切自在计策中。

为息民怨,赵佶更罢道官,罢大晟府、行幸局,且下诏天下百姓皆可直言极谏,并下诏罪己,其文如下:

朕承祖宗修德,托身士民之上,二纪于-,虽兢业存于心中,而过咎形于天下。盖以寡味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瓮蔽,寻谀日闻,恩幸持权,贪饕得志。缙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商权已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