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战勋是桥北分局三科治安民警,50岁左右年纪,身材微胖,头部有些谢顶。工作之余,他每晚去私人开的歌舞厅帮人家看着场子,挣些外快。84年秋天的那个雨夜,大约10点多钟,他从舞厅出来,骑上自行车行至晚屏山公园侧门旁边的那条小道时,冷不防被人用砖头从背后劈头砸昏在地,腰间的五四手枪被抢……
防暴队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不到20分钟,现场涌满了上百号警察。大家伙在雨地里站着谁也不敢发话,全等着领导来拍板。
那个现场谁来了谁进去看看,丛明曾经专门去沈阳听过刑警学院的教授讲过现场保护的课,那个教授的话一直深烙在他的心里:“许多案件现场条件本来挺好的,可是都破坏在咱们警察自己手里了!”
他嚷嚷着“技术员没到,你们先别进现场!”没有人听他那一套。
局长魏成冒雨来了,一群人就把他让进了公园门口的一间平房,权当做现场临时指挥部。然后分局市局的头头脑脑就全部蜂拥着跟进去。
里边不知在说什么,丛明看看表,40分钟耗过去了,指挥部还没动静。丛明有些着急,他环顾一下四周,发现锅炉房背身处有个豁口,他忽然记起小时候到后面的那座假山里玩时,发现假山下面有一个防空洞,那个防空洞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搞军事演习备战用的。他分析,那犯罪分子不可能把枪带在身上,他肯定就近先藏到一个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就近,后面的这假山和那个防空洞是再好不过的场所了。
他忍无可忍就闯进了那个临时指挥部,他说“外面站着一大帮警察,是不是该分分工先干着,要不,我带着几个人从豁口那儿进去,搜搜山……,再耽误下去,战机可就贻误了!”
“你没看领导们正研究呢吗,先在外面等着!”谷武夫很不耐烦地冲他摆摆手。
丛明很尬尴地从屋里退出来,他刚一出门只听屋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