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拉的方式一点点向山上移动。
三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攀上了山顶。这一路上来,战士们都累坏了,很多战士的鞋子和裤子都磨破了。可这一关才走了一半……
上山容易下山难。为确保万无一失,官兵们采取将安全绳绑在担架和巨石上,一点一点向山下挪动的方式行进。有的官兵干脆跪爬在陡坡上,让担架在头顶安全通过。
“求求你们把我扔这里吧。”眼见着下山如此不易,一名腰部受伤的老大爷心痛地哀求道。
“大爷,别想那么多,我们一定能把你安全救出去的。”一个在后边抬担架的战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大爷的手紧紧地抓着担架的边缘,他的泪水已经打湿了垫在头部当枕头的一件军装。
短短的五百多米的山坡,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当他们成功地到达山下的时候,每个战士的衣裳都被汗水打湿了,不少战士更是被荆棘和乱石划得全身是伤,鲜血在迷彩服上染上了一层血色。
爬过了高山,前面又横着一条河。
“这河水不深,不过由于河道狭窄,地势较陡,所以水流比较湍急……”在前面探路的段和文向方辰光汇报着情况。
看着那湍急的水流,方辰光紧锁着眉头,想了想之后,他断然说道:“下河!”
为确保安全,雷涛和段和文带着二十多名战士站在河中,架起了一座由人组成的浮桥。他们把担架高高举过头顶,接力把伤员送到了对岸。随后又在两边拉开了距离手拉着手排成两列,让群众从他们中间涉水而过。
20公里的山路,小分队的官兵们带着将近两百名群众,翻过了两座大山,淌过了一条河,冒着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危险,翻越了不少的乱石山岗。整整十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到达葛耷乡。
正在茂县指挥救灾的武警西川总队副政委卢成安,提前接到消息后已经在葛耷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