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把之迁移过来,欲让中原百姓在这里与高句丽之人交流融合,把之“汉化”。
同时,这也是他削弱士族影响力的一个办法。
在中原之地,士族扎根已久,影响力太过巨大,他想要提高普通百姓的地位,以此削弱士族的影响力受到的阻碍太大太大。
而高句丽之地则不同,此地属于士族没有插手过的地方,杨广调集了百万贫苦汉民来此,不光让他们在这里耕种,得以解决温饱,调和民生,缓解国内矛盾,同时“汉化”胡民。
更是在给予普通寒门百姓一个机会,远离士族欺压,得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同时他还下令自高句丽迁移百万曾经反抗大隋的“贱民”回归中原,这是他给自己准备的奴隶。这些年他大兴土木,国内民不聊生,起义军蠢蠢欲动的事情他多多少少也有些清楚,但他也不准备放弃他那“伟大”理想。
故而他还是需要大量民工,这要是征发中原之民,恐怕会弄得天下皆反。但现在不同,高句丽战败之国,他们的逆民,这些都是与隋军有过血腥交战的,用他们做奴隶,反对的声音就很好了。
不要高估百姓的同情心,尤其是外族之人,对于这些曾经与汉人交战多次胡人之民,即使某些自诩仁义的酸儒也不会同情的。
用他们作为奴隶,不光削弱了高句丽最后的元气,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而且也大大缓解了国内民生,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大计”。
杨广此举称得上一石三鸟,或许这也是他开战高句丽的重要原因,中原之民他不敢太过剥削,但高句丽的蛮夷却是可用,死了也就死了。
就这样,在高句丽哀嚎遍野的声音下,杨广下令,把一批批“逆民”遣送回国,贬为奴隶,继续杨广的各种土木工程。
而被送来的汉民也被杨广令人安置,自国内派来一个个官员,带着这些汉民开始对高句丽的治理、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