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可知这银丝的来历?”娄久葛跪地不起,捧着茶就那样看着高高在上的咏元帝。
“放肆!一个状元郎就可在朝堂之上这般放肆吗?胆大妄为,目无皇上。”说话的正是户部侍郎丙良友,其他朝臣也觉得这状元郎有些疯魔了。
但是细想之下,这个中怕是必有原由,堂堂新科状元,放着大好前程不要?洛老爷子从芽儿进来,再看这新科状元,或许他们这一代是老了,他也想听一听,能让状元郎不顾前程想要说的话。
“皇上,早就听闻这银丝极其珍贵,却不知是何来历,不如我们就让状元郎给我们讲讲。”
咏元帝看向洛老爷子,忽的一笑,靠在龙椅上,“那状元郎就讲讲。”
娄久葛捧着茶杯,朝咏元帝磕下头,然后抬头看着手中茶杯道:“陛下,各位臣工,微臣的家乡陵南是出了名的茶乡,微臣家便世代种茶,家里千辛万苦供微臣读书,希望微臣不要再受那份辛苦,也希望微臣能有一日让世人知道,陵南茶农的艰辛,这陵南银丝味道清苦回味甘甜,茶香浓郁经久不散,色泽如银纤细如丝,而这种茶树都是生于悬崖峭壁古茶树,无法培种,采摘这银丝需要将人用绳索吊着悬在悬崖上采摘,陵南五月阴雨潮湿,地面湿滑,因采摘银丝不慎坠崖时有发生,祖父是这样过世的,家父亦是这样过世的,可采摘银丝并非为了谋生,而是官府征收,每家茶农每年必须上交三两银丝,银丝产量稀少,能制成茶的更少,所以三两银丝听着虽少,但每户人家必须在悬崖上采摘数十回才能凑够数量,交不上的便要用家中茶山上等茶一年所收去抵数,那是一家老小所有的指望,家父没办法,要供微臣读书,只能每年冒险去摘,…还有陵南许多茶农也是这么去的,陵南产茶,可能喝上自己茶的陵南人却没有,因为舍不得…也喝不起啊陛下”。
“…陛下英明睿智,微臣知陛下并不知这茶如何得来,否则岂会不体谅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