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教学方式,巩固其理论知识,增加其实践能力。
到了第二年结束的时候,效果显然不错,经过第一教员与第二教员的综合考评,发现这些学生的能力虽然还不如那些研究员,但是距离他们刚成为研究员时候的水平已经相差不大了。
而通过几年的沉淀,也让这些技术大牛们认识到一个现实情况。
并不是所有人从一开始都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成长。
而现在,两年的时间过后,他们基本已经具备了进入科学院的能力了,不是学徒,而是担任研究员。
但这还是差了一些,最终经过商议,并报以后决定,继续按照原先的计划进行,将其学制定为三年,不提前让其毕业,但是在第三年的时候,教学方式需要发生一些改变。
应届毕业的学生,开始被允许进入科学院参加某些项目的研究任务,当然,他们也只是负责打杂的,可凭借着之前两年的积累,算只是打杂的,他们的能力也远超那些学徒。
于是,学徒开始被大量的清退,这些学生,则进入科学院,临时顶替了学徒的职责,负责为整个项目组打下手。
不要小看了打下手这件事情,对于那些一知半解的学生而言,打下手是打杂的,干活的,没人讲解,他们能够看懂的也并不多。
但是对于这些读了两年预科的学生来说可不一样,他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都已经无限接近研究员,很多知识,即便只是在打杂的过程,也能让自己获益匪浅,无形之,这又是一种全新的提升。
而半年后,这些学生开始进行毕业设计,跟书院不同,这里的毕业设计很自由,没有人给你命题,自己选择一个项目,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符,但可以提出一些观点。
再说另一边,第三年开始,这些即将毕业的预科学生离开了书院,来到了科学院,而升入二年级的新生,则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