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要展示雾霾下我们城市最真实的一面,如果大家不同心协力保护环境的话,以后城市建设肯定会越来越糟糕。”
她的说法,赢得观众的一致认可,这个时代最难解决的不就是环境问题吗?
宁萌看向屏幕右边的那张照片,那张是杨莎莎拍的,从这张照片的角度和呈现来看,确确实实和杨莎莎说出来的理念是一样的。
可惜,杨莎莎说的是左边的拍摄理念,那是她宁萌的作品。
“就这样,没有了么?”宁萌问。
“当然。”杨莎莎很肯定地回答。
宁萌往前走了一步,开口说道:“想必大家都发现了,左边照片的光线,比之右边要柔和温暖许多。而如果按照杨莎莎的拍摄理念,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右边这样压抑的,又怎会带着温暖呢?”
观众一听,略作沉思之后,果然应该是这样的。
可是,宁萌又如何证明左边的照片就是她拍的?观众开始用目光催促她快说。
宁萌也不打算卖关子,说道:“我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想的确实是雾霾下十分压抑的阳城。但因为我从小在阳城长大,阳城是我的家乡,即使当时的天气让人很压抑,却无法阻挡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宁萌的激光笔定格在左边的照片上,她继续道:“试问一个真正热爱家乡的摄影师的镜头之下,又怎会只有压抑与谴责?又怎会没有柔情?既然有柔情,可家乡被雾霾笼罩,我又怎会不伤感心痛?”
连续的反问,将观众都带入了思考的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