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诚的脑海中也有了一番新的规划。除了外来务工子女基金之外,还可以建立其他的基金,这些基金的来源是县内的纳税大户,功能主要是填补政府的某些职能空缺,帮助政府完善保障性的基本能力。
方志诚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现代金融体系,他正在试图以招商局为主要载体,搭建一个金融体的雏形,在这个金融体内,有投融资机构、有信托、有基金,以后还要纳入银行、保险等新的元素。
然而,这一系列的金融改革思路,也将是方志诚进入常委会之后,第一次正式提交的议案。
县委书记办公室内,孙伟铭、王靖染、邓洪国三人围着茶几而坐,他们都在等待信访办那边传来的消息。
王靖染低声汇报道:“老板,刚才信访办那边消息过来,上访的人员全部被方志诚劝说离开了。方志诚让姚远在三天内将人员全部安排到位,同时他会为那些上访人员募集择校费,一周内交给接纳学生的学校。”
孙伟铭眉头微微一皱,低声沉吟道:“三十个人择校费加起来足有十来万,方志诚哪来这么多钱?”
王靖染沉声道:“他似乎让招商局那边想办法。”
孙伟铭脸上露出恍然之色,道:“招商局与一批企业关系很好,寻求十来万的资金支持还是很轻松简单的。不过,方志诚这个口子不能轻易开,以后如果经常有人上访,难不成都要用钱来处理吗?这是一个不明智的方法。”
邓洪国在旁边满腹怨言地附和道:“我就是这么考虑的,先将那些外来务工人员拖上一拖,届时再给他们减免部分择校费,让学校接受学生。现在倒好,方志诚这么做,让我以后工作难办了。外来务工人员遇到子女无法上学,那就来政府闹吧,因为我们开了先河。”
王靖染提议道:“老板,要不,以此事为由,给方志诚一个处分?”
孙伟铭摇了摇头,道::“怎么给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