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这样重的刑,石桂听见俞婆子站笼,心里头畅快,可也知道必是事出有因的,说起来心酸,可王娘子丈夫不就卖女儿卖娘子,半点事也无。
钱班主说得口干舌燥,停下来喝杯水,这回唱曲的姑娘退了场,台上只有钱班主一个,先是唱了一段因果循环报恩不爽,跟着便道那人贩子原来看她老迈卖不出去,又护着孙子且哭且闹,卖了孩子要把她抛进江里。
江心之中扔下去,尸首都浮不上来,这冤屈也就无处诉了,哪知道这婆子此时又不哭了,求着要活命,肯替人贩子洗衣做饭办杂事。
人贩子想一回,他一个人孤身行舟也容易叫人察觉,带着个老妇又不一样,就说她是娘,娘俩儿在水上讨生活,见着年轻孤身的,看有个老妇在,也肯搭他的船。
石桂听到这里,后头的全明白了,为虎作伥,只怕还骗了不少人,那人贩子叫人捉住了,俞婆子自然也叫人捉住了。
后头一段说的便是那人贩老妇是怎么被捉着的,两个一交待,后头竟卖了五六个人,有带着孩子投亲的,有一家子老病搭船的,只要上了他的船,就再没有回来过。
辖区之内接连报了失踪,都说是渡水而去,就再不见了人影,徐知府初到此地当官,听见有人这样作乱,派人盯着渡头,十来日盯准了人贩子,趁着婆子上岸买吃食,扣下她一问,她便立时招供了。
还当这些事同她不相干,她是受了逼迫的,可她时常能上岸来,怎么不能来报案,再一审人贩子,才知道这老妇人把自己的儿媳妇给卖了。
破人之家离人骨肉,卖出去那些,有几个找了回来,有的寻访不着,知府虽发了文互通,可也知道似这样的,再难找回来了。
婆子在牢狱里痛哭流涕,说都是受了逼迫才这样行事,怕他打杀了她,不得已办下案来,可找着的人里供道,是婆子把她们骗上了船,一时说船里有吃食,小娘子进船来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