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李安然在长安城那边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人行为,按照现代时空的话来说压根就是一个不差钱的主儿。真要只是为了利益的话。根本用不着跑泉州来搞什么海运。
逍遥山庄下辖的商业街、农贸市场就不说了,光是产量极高的稻米、糜子、小麦、花生、大豆、红薯、胡萝卜、土豆等等这些农作物,就足以让对方富甲一方,甚至是富可敌国。
更别说那些基本上都算是半卖半送的那些个什么高科技技术。比如高炉炼钢、水车、压水井、火炕,还有已经开始风靡整个大唐的炒菜技术,随便哪样都拥有着巨大的利益。
当然,郑成功之所以会这么想,也是因为对李安然后续所做的一些事情并不清楚的缘故。想想也不奇怪,关于去海外修建道宫、寻找机缘一事,知道的人还真心是极少。
也正是觉得李安然突然来到泉州。同时还收购了一家老字号的造船厂,并且不惜给出巨额的赔偿来组建船队来用,肯定是很有深意,所以。郑成功才找了个恰当的时间送了贴子。
等李安然和郑成功两人稍稍寒暄了几句后,一群人很快就顺着大开的正门走了进去。而郑家在泉州的别府所在之地,按照后世的说法正属于富豪区,这样的动静自然瞒不住人。
并没有太久的时间,关于李家应邀去了郑家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那些个同行,甚至是泉州刺史的耳朵里。而这样的情况,顿时就引起了这帮家伙的高度重视。
开玩笑,荥阳郑家那可是祖上出过三公的大家族。按照李安然在现代时空查到的消息,荥阳郑氏在全球大约有一千两百万左右的后裔,分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说大唐时空的荥阳郑家还没有达到这么夸张的地步,但在大唐境内不管是声望还是家族实力,别说那些个泉州的海商了,就连堂堂的泉州刺史也依旧得慎重对待。
特别是在确认了李家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