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传单,然后我在招聘网上发贴,找了几个打零工的人,替我们每天在赣州的大街小巷散发传单。
不得不说,中国人缺钱的太多了。这段时间,我那部双卡手机每天都要响几十甚至上面次,全是打来电话或发短信,自称见过于先生。但要我先付钱,马上就告诉我在哪里的人。这些打电话的人口音很杂,有的是典型的东北、河南和广东口音,居然都自称在赣州。我问你在赣州什么街什么路。可不可以面谈,对方就闪烁其辞。
手机qq上更是有无数陌生人加我,套路基本相同,都是骗钱。方刚看着这些信息,只有苦笑,骂道:“他妈的,有手有脚非要去行骗!”
一连十几天没消息,我俩有些气馁。方刚说:“要是于先生根本不在赣州,那传单就没什么用处。”
“就算传单没用,网络发贴也总会有点儿效果吧,全国人民都能上网啊!”我不太甘心。
这天,我和方刚正在楼下吃面条,手机qq一个劲响,我已经不怎么抱希望了,也就没看。后来手机响起。用耳机接听,是个年轻女孩的声音:“您是赵明先生吗?”
赵明是我所用的假名,我问什么事,女孩说:“我见过您说的这个于先生。他不在赣州市区里,我好像在龙南见过他。”
我问龙南是什么地方,你怎么见的。女孩称她是赣州人,亲戚家在龙南县,是在赣州市的南面,距离市区有一百多公里。今天看到朋友家里扔着一张传单,上面印的人她似乎见过。那是几个月前,她去龙南串亲戚,上街闲逛的时候,在某小巷里看到有个旧书店,就进去看了看。不到两分钟吧,但书店的老板似乎挺像传单上这个人的。
“你能确定吗?”我顿时来了精神。方刚在旁边朝我使眼色,提醒我要谨慎。
女孩说:“不能确定,因为我在那个书店里只转了一圈就走出去了,只是看到那书店的老板和你发的传单上这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