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这三家公司,经营着全国80%以上的广播电台,并有多坐附属广播电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大电台,都是商业电台,不属于国家。
在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是谁有钱,谁说了算,政府一般不会插手民营企业的决定,除非是因为军情需要,比如发布消息,搞窃听等等。
电台打榜分很多种榜单,但欧美最具价值的榜单,自然是公告牌榜,这个无可争议。
而公告牌榜也有独属于自己的打榜规则。
在这个时代,电台和专辑销量分别占据打榜指数的67%和33%。
也就是说,公告牌榜单,比较侧重电台听众。
想要上榜,必须拢获电台听众才可以。
而专辑销量,则仅仅占据33%,不到电台的一半。
在美国打榜,统计电台数据热值的卫星机构有两个。
一个是BDS,一个是MDB,但因为MDB扩容太厉害,扩大了一堆无用的广告公司电台以及小国电台,导致数值太夸张,所以一般情况下,公告牌只采用BDS的数据。
而BDS电台的数据,一般是MDB电台的75%-85%。
电台数值主要以百万为单位,大家说的电台成绩就指的是听众。
但这个听众,倒不是真实的听众,而是根绝歌曲播放数,来进行折算后的数据。
也就是说,就算一家五口坐在电台前听一首歌,也只能算一个人的熟知。
当然,如果你开了五六个收音机,同时收听同一电台的同一首歌,那么卫星采集数据的时候,也会按照收音机的个数来进行计算。
换句话说,只要你有钱,你就能操控公告牌榜,比如买下一百万台收音机。
当然,这是开玩笑,没人会真的买下一百万台收音机,而即便真的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