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失落感。
这一段时间,李青在国内名声大噪,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当红巨星,粉丝遍布两岸三地,他一路走来的所有历史痕迹,都被有心人挖了一个遍。
当《寻秦记》因为迷信原因而被唐朝出版社退稿,转而在香港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唐朝出版社也处在了风口浪尖的位置。
有眼无珠等等的形容词,也是纷至沓来。
出版社的总编、主编等管理层,尽皆成为了业内嘲笑的对象。
这种感觉非常不舒服,特别是这两天文化部领导视察,有意无意间也提起了这个事情,这顿时便让唐朝出版社的管理层心里更加计较起来。
当初,若不是你们文化部颁布不让出版迷信书籍的通告,我们会退稿《寻秦记》?
视察结束的时候,文化部领导似乎也终于按耐不住了,言语中,不但对李青在国外的文学成就大加赞赏,还把退稿《寻秦记》的所有原因都加注在唐朝出版社身上,暗示他们找机会向李青赔礼道歉,并且进行约稿。
要知道,现在一部《寻秦记》所带来的产业链开发,就让文艺出版社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最近这段时间,香港TVB播放的《寻秦记》电视剧,也是火到没朋友,主演古少华凭借这部电视剧,直接就在香港收获巨大人气。
《寻秦记》的周边产业链条,也是一度脱销,这其中所包含的无形价值,绝对在一个亿以上。
唐朝出版社的管理层非常明白文化部领导们的意思。
向李青约稿是次要的,拿到李青作品的周边版权开发权,大概才是最主要的。
一部小说,就算再如何畅销,在内地来说,年入个几百万就已经是极致。
这其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还是这部小说的各种衍生版权。
例如电影、电视剧版权、游戏版权、动画动漫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