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搞笑的是那些逃离洪灾的村民,信誓旦旦的在摄像机前说游侠是一位拥有土黄色肌肤与高楼般体型的巨人,是玉皇大帝派遣下来救苦救难的黄巾力士。
别说电视机前的观众不信,尹剑和米兰看到这一幕都相视苦笑,满脸黑线
第二天中午,张倩茹女士满血复活了,重新活跃在午间新闻的演播室里,引用昨天现场采访的剪辑并提出尖锐地质疑。
“这些自相矛盾的证词,充分说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为主持人,她不可能太过露骨的表明自己的倾向性,但是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不难听出她的言外之意。
当天晚报上,一位与张倩茹关系暧昧的专栏作家索性赤膊上阵,公开在文章中质疑那些被“游侠”所救的人在撒谎,是在跟所谓的“游侠”演双簧,要不然获救者怎么连恩人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楚,闹出一个大乌龙。
媒体甚嚣尘上的热炒和五花八门的解读,使得“游侠”这个名字不断发酵膨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理性的人们仍在怀疑“游侠”的真实性,然而现实却是更多人愿意相信“游侠”的存在,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人在替天行道。
越来越多的人们把自己内心深处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望寄托在游侠身上,那些最狂热的粉丝,甚至把“游侠”比作救世主,相信不管受苦受难的人身在何处,只要向他祈祷就能够得到救赎。
身为这场热潮的缔造者,尹剑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求个直指本心念头通达罢了,正如古之贤人所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从“雪山空降”到“地震营救”,“游侠”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尽管新闻媒体上充斥着怀疑的声音,但这并不影响“游侠同盟”日益火爆,论坛上每天都有近千条新发布的帖子向“游侠”求救,其中大部分求助者的诉求确有其事,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