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恒州时,他也吃了一惊。
如今的恒州府简直可以称之为爆满,一个州府里,竟然聚集了将近十万百姓,这已经远处京兆府了!
王伦再次刷新了自己对郑子文的认知。
这么多百姓,自然不可能是那个刚上任一两年的长孙冲可以召集来的,这明显是受郑子文“郑财神”的名气影响而自发前来的百姓。
这就是郑子文的威望!
这时候王伦才知道,为什么先前王家提出可以帮助郑子文得到刺史之位时,他会拒绝得那么干脆,看到这一幕时,他已经完全明白了。
就凭着郑子文在民间的威望,想要一个刺史之位那还不简单?
说得大逆不道一些,然后遇到一两次大灾害,郑子文策动十万百姓造反说不定都没问题!
像这样的人,会在乎一个小小的刺史之位?
这时候王伦都开始羡慕荥阳郑家了,同时对京兆府的郑元寿也开始佩服起来——这货眼光太毒了!
能把郑子文这个大唐的“新星”拉进荥阳郑家,这好处可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当初王家没有参与到弹劾郑子文的事件,说不定还能借着他大婚的机会把关系再进一步。
但现在明显不可能了,最多只能借着这次机会重新结交,争取以后把关系稳固下来。
像是郑子文这样的人,圣眷浓,有名望,脑子也好使,单凭这三点,这种人就垮不了,只会混的越来越好。
要是现在再不想办法攀上去,再过几年,说不定就真的高攀不起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王伦为郑子文筹备婚礼更加用心了。
婚礼如期而至,李渊直接免去了那些繁文缛节,他对郑子文的要求就是一个——风光!
他李渊的女儿出嫁,不风光怎么行?
面对这个要求,郑子文一口就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