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巡实况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巡实况(4 / 6)

走的时候带上一批麦子,到了收获的时候自然可见分晓。”,李愔的话是实话,小麦的高产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水肥充足才能高产,种子只是其中一项,如果这批种子按照唐朝人那种自然生长的模式来种,能收个两三石就不错了。

李愔如此坦荡倒是让长孙无忌和李泰糊涂了,难道真如李愔所说的那样。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接着道:“再去别处看看吧!”

……

接下的几天,李愔又带着官员们见识了焦炭的制作,并进行了现场炼钢演示,又把赶制出来的活字让众人看了,这活字是原始的泥塑活字,并非李愔印刷坊的印版,但即使这样也让李世民大开眼界。

在益州待了五天,李世民是在益州巡视了五天,这些工坊中的技艺看过之后,他又到了各个县城村落转了转。

这天从杨树村回来后,李世民把李愔叫到了行宫,“父皇这次南巡益州的因由,你应该知道了吧!”

李愔点了点头:“他们无非是嫉妒儿臣从罗安国得到的技艺而已。”接着李愔把一本册子掏了出来,“父皇,这本册子就记载了这些技艺,儿臣现在献给你!”

李世民接过册子:“这些都不重要,朕想问你这罗安国到底是在何方?能否让大唐和这罗安国互为通商?”,李世民亲眼见到这些技艺感到震撼的同时,也对李愔背后的罗安国越来越感兴趣。

凭借罗安国的幌子招摇撞骗了一年多了,李愔早就预感到有一天李世民会追问此事,因为随着现代物品输入越来越多,他造成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而他纠结的是该如何圆滑地回答李世民这个问题。

“父皇不只是你,朝堂上恐怕很多人都这样想吧,只是恕儿臣不敬,儿臣请问父皇,大唐为何不主动与益州的蛮族通商。”

“哼,那些茹毛饮血不闻教化的蛮夷,怎么配和大唐通商。”李世民不屑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