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只是弹着弹着就想起自己12岁年学的最后一支改编曲,是勃拉姆斯献给他的师母克拉拉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中的一小段。
勃拉姆斯一生未婚,关于他的感情被提及最多的便是他的师母克拉拉!
有人说他曾经为克拉拉写过七百多封情书,只是不曾寄出过一封,他在克拉拉丈夫舒曼生病的两年中放弃成名与赚钱的机会留在克拉拉的身边照顾她和几个孩子,却在舒曼逝世,为舒曼守灵*后不辞而别,突然的让克拉拉也感觉到意外!
在克拉拉去世时,他拖着抱病的身子赶赴法兰克福亲护克拉拉的灵柩下葬。据说,在克拉拉的墓地前,勃拉姆斯独自一人为克拉拉拉了一支小提琴曲。
那支小提琴曲名字,至今无人得知。
罗曼·罗兰说过: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座埋葬心爱人的坟墓,那是生命的狂流冲不掉的。
也许勃拉姆斯在克拉拉墓地前献给克拉拉的音乐,便是埋藏在勃拉姆斯心底的这座坟墓了。
也有人说勃拉姆斯与克拉拉早已跨越道德的底线,甚至传言克拉拉的最后一个孩子是勃拉姆斯的。
真相究竟是什么,无从得知。
但叶倾城更倾向相信前者,勃拉姆斯一直咬碎痛苦,与自己做搏斗,克制住自己对克拉拉的感情,让自己泛滥的感情滴水不漏的蓄在心中。
也许,爱情的价值本来就不在于拥有,更不在于占有。
有时牺牲了爱,却可以让爱成为永恒!
叶倾城一边弹琴,一边轻声念起勃拉姆斯在舒曼死后写过的一段话:
繁花散尽,你可知身后的我,
等你,爱你,想你,
化作一生的思念,
在每个尽头的黄昏守护你,
Clara,我将用生命谱曲,
祭奠你我之间那一道——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