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越发热闹,冷清的餐馆则愈加冷清,有经验的吃客外出旅行时,专门寻找那种宾朋满座、停满小车的餐馆。
以前的特色小吃店生意冷清,效益差,为了节约电费,灯光开得少。弄得大堂十分昏暗。服务人员受到环境影响,变得懒懒散散,一来二去陷入了恶性循环。
王桥接手老味道餐馆以后,没有大动干戈,基本上保留原来的设施设备。唯独不同之处在于灯光,屋内全部换上明亮的日光灯,大门处增加了两个射灯、四个大灯笼。老味道招牌特意选用会发光的电子灯,隔很远都能看清楚老味道的招牌。有了这几个新设备以后。老味道灯火辉煌,一扫“特色小吃”的倒霉样。
送走所有客人。王桥和艾敏到二楼办公室继续商议细节。
除了基本合同略为修改外,还约定几个细节:王桥不参加日常管理,但是每周六对账一次,算清收支;每月商量一次餐馆运营;采购由艾敏找人负责。到附近批发市场购买;王桥本人招待同学可挂账,6折优惠,但是不能免费;艾敏以及入股的服务人员按市场价发工资。
晚上八点半,餐厅打烊。王桥、艾敏与服务人员、厨师围坐在一起,享受劳累一天后的幸福时光。段师傅烧了一盆肥肠火锅鱼,炒了一大盘回锅肉,再加上两大盘素菜,大家围在一起边吃边聊。
在外部,此店是王晓和艾敏合伙,在内部,厨师和服务员都知道王桥才是真正老板。老段倒了一碗烧酒,递到王桥面前,道:“王老板整一口。这是正宗粮食酒,比瓶装勾兑酒要好喝得多。”
烧酒味道醇厚,不割喉,吞进肚子有一股热气,王桥猛喝了一口,将酒碗递给身边白案师傅,道:“明天几点钟起床?”
白案师傅道:“第一天做早点,还摸不清水深水浅,今天晚上就要把面发起,明天早上四点起床。”白案师傅是艾敏店里的老人,他原是工厂食堂的炊事员,做得一手好白